12 Apr 2022

鲁迅读本 | 中国人事出版社


这本《鲁迅 读本》为中国人事出版社所出版。编例称这书“主要供给具有中学文化水平及同等学力以上的青年读者。。。”。

《鲁迅 读本》编有小说、散文及杂文。每一篇尾附加初发表日期、说明与注解,可真谓《读本》。说明是编者的见解。

鲁迅生于清朝末年,于辛亥革命后从日本返中,经历中华民国,后投书当时左倾的《新青年》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病逝。

《新青年》为陈独秀1915年所创办。1917年俄罗斯发生十月革命,《新青年》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于1920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刊物。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是出自于《新青年》。我以前搞了很久才发现德先生指的是democracy,赛先生指的是science。音译真可以让人匪夷所思。《新青年》于1926年停刊。虽然我没机会看《新青年》,但通过《鲁迅 读本》也算是看了不少曾经刊登于《新青年》的小说、文章。

《鲁迅 读本》收录了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小说《狂人日记》、《药》、《故乡》与《阿Q正传》。我儿时读过这些小说,至今闰土与阿Q的遭遇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。编者为《药》的说明确实让我吃了一惊。我以前并不知道《药》是对秋瑾的纪念,只觉得把人血馒头当药医治肺痨病是多可怕的事情。

散文中,《阿长与《山海经》》让我印象深刻。曾经有个保姆真正爱着鲁迅,把一个小孩的心愿放在心上实现它 - 太暖和了!其它散文却充斥着“革命” - 我以前看这些散文时懵了。这些文章不就辛亥革命后发表的吗?不是已革命了吗?

我不知道散文与杂文的差别。从篇篇杂文中不难看出鲁迅对辛亥革命以前社会形态的不满与鄙视。因为文章是投稿的,与今时今日报章的言论版类似,可以感觉到当时的Zeitgeist,但今日看来,又似乎鲁迅急了些。五千年上下所累积的封建思想行为岂是一个辛亥革命就可以改变?君不见20年后塔利班又重新在阿富汗握权了。民族性不是这么容易就可改变的吧。

相当意外杂文中收录了发表于1933年4月6日于《申报》的《推背图》。真想不到1933年时《推背图》会被提起。还有就是发表于1935年5月20日于《太白》的《论“人言可畏”》。直至今时今日,“人言可畏”还是与阮玲玉挂钩。我很意外鲁迅与阮玲玉生长于同一时空,而且还就阮玲玉自杀写了一篇文章。原来当时的文人也留意娱乐圈发生的事情。

看完《鲁迅 读本》,觉得它确实反应了当时的Zeitgeist。鲁迅生于大清帝国末代、死于中华民国时代。当时的社会想必非常动荡不安,辛亥革命或许也迫使许多人改变他们无意或还没准备改变的思想。

除《狂人日记》开始的段落为文言文,《鲁迅 读本》中的所有小说、散文和杂文以接近白话文的形式呈现。我觉得“接近”,因为书中的句子、文法构造又与今时今日的句子、文法构造稍有不同。我依稀觉得鲁迅句子的构造有日文与德文句子文法的影子。是因为鲁迅曾在仙台留学过,受了日文的影响,亦或者从文言文转成白话文需要一些磨合、适应期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